当前位置: 本院首页 >> 心灵驿站 >> 心灵氧吧 >> 正文

朋友对待我的方式让我失望,我却不敢表达

2021年12月07日 14:56 王吉华 点击:[]

走进咨询室之前,心情总是忐忑的。我们带着伤痛、待解决的问题、好奇和对未知的惶恐,不知道要踏上一个怎样的旅程。

这里有一些朋友讲述自己跟心理咨询的故事,以及由它带来的改变。今天,我们一起听听橘猫和咨询师的故事。

一开始,我是一个在人际关系中不太自如的人。例如我会因为意识到我与朋友的差异,而下意识会让自己适应(靠拢)朋友处事风格。有一次我和咨询师说,我邀请我朋友陪我看医生之后,会请我朋友吃大餐来表达感谢。但是轮到我朋友邀请我去陪她看医生的时候,我朋友只请我吃便当。
咨询师回应我:“好像对你来说请客吃饭被你赋予了感谢的意义,但是你朋友好像没有将吃饭赋予这方面的意义”。这个回应令我分外惊讶,从那一刻起,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开始有意识地想,每个人对某件事的标准或意义不一定相同。我不会因为朋友没按照我的期望来对我便联想到对方不重视我,而是会停一停,听听对方爱的语言。

一、当咨询师向我道歉时,我流泪了
我第一次和咨询师见面,是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去的。 因为当时生活中有许多事接踵而来,心理不堪重负,我和朋友倾诉,和家人哭诉,都无法帮助我心里感到好受些。心理咨询,是我最后能够怀揣希望的地方。但是踏入咨询室后,我看到她在咨询中做笔记的行为时,觉得她其实并不重视我,忽然,当时的自己感到很受挫。

于是我在咨询结束后上网查了一下做笔记在咨询中的设置,网上的版本认为,做笔记是需要和来访者商议的。原本我想就此不再做了,但是犹犹豫豫还是去了第二次咨询,我想到自己掏了钱,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因为我以往在关系中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需要),我告诉了她我在第一次咨询中的不舒适,没想到,她居然很认真地和我讨论我的感受和需求,最后在我们达成理解后,她和我道歉了,我当时流泪了。这是我们第一次转折点。这一刻,我知道,我将在这里获得我生活中不曾拥有的体验。

二、我学会了停下来,多体会自己的期待
第二次转折点是,我前面好几次咨询都是会按时卡点提醒我的咨询师时间到了。

有一天,我和咨询师表达了我对时间的不安,我太想要自己能够事事符合外界的期待,包括我要求自己符合遵守时间的完美形象。我问她她对时间怎么看:“我每次在时间快到的时候,会忍不住想要卡点结束,生怕占你的便宜。因为我在人际关系中讨厌被别人消耗。”

她先和我确认了我的感受,没有评判我,也没有拒绝或是迎合。她只是轻轻地回应:“好像你对时间是有些不安的。对我来说,时间3-5分钟的弹性都是可以的,因为有时候话题还没说完不可能那么精确。”我听到她这么说,仿佛是被赦免了一般。 但是,我还没有真正相信她,在后来的咨询结束时,试着不做提醒时间的发声人,来试探咨询师的反应,没想到她的确如她所说的一样,在保持弹性地把每一次咨询的结尾说完。从那之后,我便把这种对时间的弹性姿态也带入了我的生活里。我不会一味地强迫自己靠拢别人的标准,而是会停下来多体会一下自己的期待,在别人的标准和自己的标准之间做一个区分,允许自己尝试表达期待。

三、开始允许自己轻盈和随性起来

比如这次编辑找到我更新分享。其实,我当时主动申请分享的时候,确实

时间都很充裕。但可能申请与联络之间存在时间差,当编辑联系到我的时候

我刚好比较忙。第一次提交自己的分享后,前两天编辑希望我再补充一些细节的时候,我恰好很疲倦,已经没有更多的能量在这件事上花心思了。于是

我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小礼物的愿望。

编辑说,被选上的内容会得到小礼物。听到这里我顿时又有了干劲,仿佛前方有个奖赏在等待着我,我为了自己想要的礼物而努力一下。 如果换做以前,我习惯的“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尽善尽美让别人满意”的强迫,我不会好意思在关系或情景里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对我来说是不得体的,我也许就会默默强压着自己的不快,带着抵触,以完成他人期许为第一要义。但如今,我不再强求自己每时每刻都一定要尽职尽责,我开始允许自己在对人对事时偶尔轻盈和随性,我变得能给自己和他人更多的空间。在第40次咨询后,我告别了我的咨询师。后来又因为失眠,觉得咨询师是一个安全港湾,所以又咨询过3次,然后就正式地决定结束在这里。回想起整个咨询的经过,我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细节和感触。我很感谢勇敢求助心理咨询的自己,因为,如果我没有体验过心理咨询,我就不会知道,原来心理咨询可以是这样的。咨询师曾对我说:“你好像希望我能给你一个答案。可是,就好像你丢了你的钥匙,我只能陪着你一起回忆钥匙的线索,一起去找钥匙。但是钥匙在哪里,我不可能比你更了解。”从这一刻起,我开始相信自己的声音。原来,心理咨询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渗透进我的心里,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抚慰和提醒。所以,我很感谢自己,感谢咨询师的专业,感谢简单心理提供这样的平台,我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求渠道帮助自己。我很感谢和咨询师的这场相遇。感谢这个过程中收获的一切。

转自“壹心理”


上一条:想对抗内卷,就只能躺平吗?如何在压力中保持自己的节奏? 下一条:减少焦虑的十个方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