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 正文

传播学视域下的沂蒙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0年11月23日 15:48 臧燕 点击:[]

沂蒙文化是我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它作为区域文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是指诞生于沂蒙大地,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至今仍然发挥作用的地方文化传统。沂蒙文化是长期生活和活动在沂蒙山区(地理意义上的)及其辐射地带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淀,是民族文化因沂蒙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沂蒙文化的发源地是沂蒙(山区),从地理方位讲,它包括山东省内沂水流域和蒙山山系所经地区,地处鲁东南,濒临黄海,处于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位置,南邻江苏省,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同时境内水系发达,有沂河、沭河、中运河、滨海四大水系,区域划分属淮河流域,这种背山近水的地理环境有利于独立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品格的形成。沂蒙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生活在沂蒙大地上的普罗大众,他们世代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休养生息,秉承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顺应着自然,并改造着自然,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依靠群体智慧,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并世代相传的地域文化。沂蒙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既秉承传统,又开拓创新,它塑造了当地的民族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包括饮食、服饰、语言、风土人情等,助推当地的经济发展,汇同经济贸易、政治合作等构建出一幅完整的地域发展景观。

一、沂蒙文化的内涵

就发展的源头而论,沂蒙文化源自远古时期的沂蒙山区本身。1981年10月在沂源县土门乡骑子鞍山东南麓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猿人化石,经专家鉴定,其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将其命名为“沂源猿人”,这是山东乃至我国整个东部地区首次发现的猿人化石。在“沂源猿人”发现的前后,曾于沂源的其他地方及沂水、日照等地先后发现过多处旧石器时期的遗址,这说明“沂源猿人”并非孤证,而是有着自己的发展序列。应该说,“沂源猿人”及沂蒙山区的其他古人类的创造活动就是沂蒙文化的源头。

文化的积淀与成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认为时间性与空间性应该作为考察文化的两个主要维度,有学者指出:“……沂蒙文化跨越了史前文化、古代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的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其延展性的特点十分明显。那种相对独立、自成序列的文化特征,秉承史前文化的余绪,延绵不断,流风远播,直至当今。”由此说明,沂蒙文化历史悠久,几经岁月的洗礼与打磨,依然不改初衷,保有最初的文化样貌。沂蒙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既受制于当时当地的地理空间的影响,也受到这一空间背景下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沂蒙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环境博弈的最终结果。从自然地理因素来看,由于沂蒙地处内陆,境内多山,水系发达,这种背山近水的地理方位使沂蒙文化既有“山地文化”的坚韧品格,又有“大河文化”的变通与从容;从人文环境来看,沂蒙文化又刻有“儒家文化”“墨家文化”“东夷文化”的烙印,概括来讲,沂蒙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刚柔相济的文化品格

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以及人文性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沂蒙山区、沂沭河流域是沂蒙文化赖以产生、发展和繁荣的摇篮。著名经学家在刘师培在《南北学派不同论》中提出“山国之地,土地贫瘠,阻于交通,民生其间,崇尚实际,修身力行,有坚韧不拔之风;泽国之地,土壤膏腴,便于交通,故民之生其间者,崇尚虚无,活泼进取,有遗世特立之风”,由此可见山地民众的文化品格是坚忍不拔。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出“……上流高地,气候土壤均较恶,生活文化较低,而居民较强武,胜于军事与政治方面之团结。”他认为山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尚武,而这种尚武精神与坚韧的品格是相通的。此外当代学者余秋雨认为“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视野开阔,通达远近、崇尚流变…由这样的文明产生的机敏、应时、锐进、开通等品格常常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由此提炼出大河文化的特点是机敏、应时、锐进和开通。沂蒙境内多为山地,但水系也颇为发达,沂河、沭河纵贯其中,因此,沂蒙文化不仅具有大山文化的坚韧,也兼具大河文化的应时,融汇杂糅成刚柔相济的文化内涵。

2、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姿态

历史上人们把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沂蒙地区的先民称之为东夷人,东夷人所生活的沂沭河流域是中国史前人类文化发展较快的区域,同时,东夷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沂沭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西周至春秋战国阶段是沂蒙文化走出沂沭河流域,最终汇入中原文化的时期。这一时期,西周建立,其统治区域日渐东扩,尤其是周公东征后齐鲁两国建立,沂蒙文化结束了数万年独立发展的历程,以较高的发展成就影响着齐鲁两国。当时沂蒙地区有许多方国,如莒、郯、鄫、向、颛顼、卞以及邾等。这些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深刻地影响着沂蒙文化的发展。沂蒙地区地处齐鲁楚三国的疆域,儒家的“仁爱”“尚礼”、墨家的“兼爱”“互利”,构成了沂蒙文化的底色,同时还吸收了鲁文化的敦厚重礼和齐文化的开放进取,兼具兵家文化的果断雄武,又借鉴楚文化的豪放典丽,构成了沂蒙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沂蒙文化。在沂蒙文化的积淀与成型过程中,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由此造就了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姿态。

3、“仁爱”“尚礼”“进取”“互利”的文化内核

春秋战国时期,沂蒙地区分属齐、鲁两国,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在沂蒙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仁爱”“尚礼”与墨家的“兼爱”“尚义”共同构成了沂蒙文化的精神内核。儒学的创立者孔子深受东夷仁俗的影响,“引‘仁’入‘礼’,创造了以‘仁’为核心的仁学思想体系”。“‘仁’的精神,不仅是东夷史前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仁’的精神赋予了东夷史前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强有力的凝聚性、柔韧性和包容性”。也是在这一时期,沂蒙大地聚集了一批儒学之士,如:仲子、曾皙、曾参父子、澹台灭明、高柴、原宪、闵子骞和旅居兰陵的荀子,一时间儒学之风盛行。这既是沂蒙原生文化中东夷“仁俗”特质的张扬,也表明早期沂蒙文化已经由古代中国地域的边缘走进中华文化的深层。

墨子,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曾师从儒者,后舍掉儒学,另立新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弟子众多,影响甚大。由于孔子和墨子均为鲁国人,其学说影响深远,所以极大地影响了沂蒙文化的构建,其主张成为沂蒙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沂蒙文化的新内涵

有学者把沂蒙文化的发展分为史前时期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时期,这种阶段划分法把沂蒙文化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考察,能更加详细的梳理出沂蒙文化发展的脉络,了解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沂蒙文化不同的表现形态和精神内涵,能帮助我们更直观立体的关照沂蒙文化。其实,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经形成即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文化不是僵死之物,它是一定时空下人民群众集体创造力的结晶,所以,时空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变化,这也就使得文化的发展具有了时代性。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可以把沂蒙文化粗略的划分为史前时期、古代时期和近现代时期,总体来看,沂蒙文化在史前阶段处于萌芽期,而整个古代时期是沂蒙文化的成型与丰满期,这两个阶段无论从表现形态还是精神内涵来看,传承性都较强,变化不是很大。一直到近现代时期,由于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沂蒙文化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当然,这种变化并没有触及文化的精神内核,只是不断地丰满着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态。我们可以把近现代时期沂蒙文化的新内涵概括如下;

1、以沂蒙精神为特征的红色文化

沂蒙精神是沂蒙文化在反对外敌、救亡图存的特殊时期延伸出的新的文化内涵,它紧贴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脉搏,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伴随着沂蒙山革命根据的建立,沂蒙地区一度成为华东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驻地。沂蒙根据地成为全国革命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在革命氛围和革命思想的浸润下,沂蒙人民养成了感天动地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也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他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后来被高度概括为沂蒙精神,从而诞生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种战天斗地的伟大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都是催人奋进、给人鼓舞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红色文化。

2、以推动经济发展为主的商贸文化

自新中国诞生至今是当代沂蒙文化的发展时期,沂蒙文化紧扣时代脉搏,在新时期焕发出勃勃生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沂蒙人民自力更生,改造河山,出现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厉家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全国学习的榜样——“九间棚”。沂蒙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保持着热烈的追求,因此,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沂蒙大众文化的主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沂蒙精神中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下,沂蒙人民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形成了以西郊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中国第三大商品批发中心,与全国各地建立起了贸易网,临沂正崛起成为“商贸之城,物流之都”。因此,沂蒙文化在当代的突出表现是商贸文化的兴起。商贸文化彰显了沂蒙人民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沂蒙文化固有的交融性特征。正是在这种商贸文化的推动下,沂蒙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于1995年率先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开发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2004年,临沂再一次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GDP过千亿,人均过万元,成为老区经济的强力领跑者。

这种商贸文化彰显着强烈的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是沂蒙文化在市场经济时代的新表现,它并没有背离传统的沂蒙文化的精神内核,不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庸俗商贸文化,而是在儒墨文化基础上的“义利兼顾”“以人为本”“诚信”“和谐”等的儒商文化,正是这种重义重利的商贸文化推动了沂蒙地区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一个的商业传奇。

3、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文化精神

八百里蒙山沂水,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之地。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角度来看山国之地,阻于交通,信息流通缓慢,民生其间,往往囿于传统,墨守成规。其实,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一定时空的人们同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传统的沂蒙文化发源于沂蒙山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成型,塑造着当地人们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风貌,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沂蒙文化稳中有变的犹如潺潺溪流缓缓前行,但少有突破。近代以来,山河巨变,沂蒙地区难以偏安一隅,被迫裹挟于历史巨变的洪流中,沂蒙文化重新注入新的血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成为新时期沂蒙文化的精神特质,在这种文化的推动和鼓舞下,沂蒙人们勇立潮头,乘风破浪,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传奇。同时,沂蒙人们这种敢闯敢干的行为又充实了沂蒙文化的内涵,更彰显了沂蒙文化的新内涵,让沂蒙文化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推陈出新,有继承,有突破,文化形式更多样,文化内涵更丰满,文化品格更立体。

三、提升沂蒙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两种形态,其中硬实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SOFT POWER)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通俗来讲,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亲和力、社会制度、价值观等释放出来的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它虽表现为无形,但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各国纷纷研究并谋划如何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在提升“软实力”的战略中,无一例外的把文化的传播与扩散作为重要策略,由此说明,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在构建国家“软实力”中的角色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今世界,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将已经不再是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指标,知识的控制将成为明日世界权力争夺的焦点。未来的世界,国际主流文化的所在地将成为国际权利斗争的赢家,恰如约瑟夫·奈所言:“当今世界,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处于中心地位,别国就会自动向它靠拢;倘若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支配了国际政治秩序,它就会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诚如所言,“知识改变权力”、“文化改变(人类)命运”在当前国际关系中得到了丰富而生动的体现。加拿大学者谢弗在1996年第三期《未来》杂志中指出;“……世界正经历一个明显的和生气勃勃的文化变革时期,文化日益成为社区以及地区、国家和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有影响的力量。”所以,就国家而言,文化外交是构建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就地区而言,文化传播是扩大地区影响力,打造地区文化名片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是任何国家、地域、社区的提升发展都无法绕过的节点。

沂蒙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它与当地的发展息息相关,它构建了当地人民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管理方式和格局,推动着当地的经济、人文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概括来讲,提升沂蒙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文化经济,构建特色发展平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文化的经济价值得以彰显。我们认为文化经济是满足人们休闲需要的经济以及实物经济文化附加值增加的经济。这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经济领域,日本学者日下公人在《新文化产业论》一书里粗略地把文化产业划分为三类:一、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舞台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如书籍报刊雕塑影视等产品;二、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沂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很多的文化资源可以开发转化为经济效益,例如历史名人文化、抗日英雄史诗、红色革命经典等,都可以通过影视、歌舞、旅游等方式进行展示与传播,一方面可以扩大沂蒙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文化产品获取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可以说,这是后工业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小到一个地区,大到一个国家,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经济,都不失为未来发展的特色之路。

2、挖掘文化资源,扩大地区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以文化的有效传播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提升沂蒙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必然的要大力传播沂蒙文化,提高沂蒙文化的受众认可度,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沂蒙文化,让沂蒙文化不仅仅局限于沂蒙地区。一种地域文化的广泛传播,会带来很多文化衍生价值的提升,比如提高本地产品的可信度,增强本地居民品格的社会美誉度,扩大地区的社会影响力等等。信息时代,在互联网的裹挟之下,信息的流通无处不在,差异性正日渐缩小,趋同性越发明显,然而“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也日益泛滥,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看,推陈出新、与众不同的信息才是受众最关注的,所以,我们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深入挖掘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化资源,或者赋予文化以新的内涵,这样不仅能实现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的,还能彰显本地的特色文化,让受众耳目一新,从而扩大地区影响力。

3、克服信仰危机,完善价值体系

新时期,市场经济的一路高歌猛进打破了人们原有的价值体系,人们的信仰体系轰然倒塌,空虚、冷漠、金钱至上、急功近利如瘟疫一般四处蔓延,人们心中曾经的坚定的信仰不复存在,人们跌入了虚无的泥沼。看起来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下掩盖的是颓废、无聊、游戏人生的真相。我们难以想象,曾经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在今时今日遭遇寒冬,很多优秀的品格正被我们遗忘,很多宝贵的传统正被我们不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如果背离自己的文化传统将会最终背离自己的历史,走入未来的死胡同,这是非常可悲的,所以我们必须进行自我挽救,而挽救的唯一途径就是挽救自己的文化,重新树立起文化自信心,找回失落的信仰。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信仰虽不可触,但却坚不可摧,甚至可以攻无不克,它是一种必胜的信念,一种行动的向导,一种摧枯拉朽的凝聚力。

因此,在当今提升沂蒙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能让被金钱和利益蒙蔽的心理猛然惊醒,重新回归正确的价值观轨道;它能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我们的行动更具指向性;同时还能帮助我们找回失落的信仰,坚定内心的信念,完善我们的价值体系。

四、提升沂蒙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探析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21世纪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重要的权利资源,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将占据竞争的主导地位。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点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在信息时代,软权力变得比以往更加引人注目。但是在知识爆炸的当今,取胜者不是胜在拥有信息的数量,而是信息的品质以及传播能力。所以,要想构建有实力的软权力,首要的前提是要大力传播与弘扬沂蒙文化,而我们的传播不是看“传播多少”,而是要看“传播什么”“怎么传播”。因此,提升沂蒙文文化软实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立足沂蒙地区文化特色,依托传统沂蒙文化精髓,大力传播新时期沂蒙文化新内涵。

这是从传播内容的角度来探析沂蒙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其实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的,沂蒙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质,它塑造了沂蒙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渗透在沂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沂蒙文化的区域性特色,依托传统沂蒙文化精髓,并对其进行批判继承,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推进沂蒙文化的现代化。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差异性不断缩小,趋同性成为时代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受众面对海量的各色信息时,会选择性的接触、理解和接受与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相近得内容,所以,在传播沂蒙文化时,应该着重传播新时期沂蒙文化的新内涵,因为这正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品质,比如沂蒙人们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如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等等,这种文化品质不仅符合当今的时代需求,同时还能荡涤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等错误的价值观,向社会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同时,还应该挖掘沂蒙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展现出沂蒙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趋同战略”中也要注意“求异”,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受众也会对与众不同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在传播内容方面还应彰显沂蒙文化的地域特色。合理整合沂蒙文化资源,把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既能满足受众“猎奇”的心理,又符合选择性接触理论,满足受众的发展心理诉求。

2、运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多角度解读、传播沂蒙文化

我们当下正处于电子传播时代,如今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速度令人瞠目。便携式通讯工具的出现更是打破了专业人员对传播活动的垄断,传播活动不再是某个群体的特权,而是下放到了每个普通人身上,这种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个人的文化传播能力得以放大,所以,作为文化的流动因子的个人利用电子传播媒介都有意或无意识地参与到了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思想、观点等各不相同,所以对沂蒙文化的解读也会不尽相同,文化在不同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因此,在传播活动中,沂蒙文化就能得以全方位、立体的呈现,沂蒙文化的内涵、精髓就会更加丰满。从传播类型来讲,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行的传播活动叫做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人类最早出现的传播模式,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普遍的传播模式,人际传播的特点是表情丰富、感染力强、反馈及时,很多时候能收到大众传播所达不到的效果,所以在提升沂蒙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际传播的优势,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与其他地区的人交往时,自觉的融入文化因素,进行沂蒙文化的传播,鉴于此,每一个沂蒙人都应该意识到传播并践行本地文化是自己的职责,可以通过微信、QQ、MSN、微博等社交媒体,推送沂蒙文化,充分发挥个人的文化传播作用。同时,社会各阶层的传播者都应该加强媒体自律,对沂蒙文化的传播要客观、真实,尽量减少文化误读,不能曲解文化内涵,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沂蒙文化,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

3、运用多种传播媒体,综合多种传播方式,构建多元化传播渠道

在信息传播中,我们常用到的媒体有报刊、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比如传统的报纸,其特点是可信度高、有保存价值、可反复阅读等,而新媒体集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一体,能够生动、直观、形象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手段多样以及海量信息等,所以,我们针对不同的传播内容,采用不同的传播媒体,优化传播资源,降低传播成本,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为提升沂蒙文化软实力服务。

目前我们主要是运用文化展、影视剧、戏曲、音乐等方式通过大众媒介传播沂蒙文化,我们认为还可以拓展传播渠道,运用饮食、文本、动画等方式展示沂蒙文化,比如我们可以挖掘沂蒙地区的名人文化资源,拍摄成电影、动画片,就像影视剧《沂蒙》一样,展示沂蒙儿女的风采;再如把沂蒙地区的特色饮食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本地的文化习俗,因为饮食、服饰、语言等都是文化的彰显,都浸淫着本地的文化内涵。多样化的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共同构筑起沂蒙文化的传播大网,让沂蒙文化的传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拓展传播的空间,延伸传播的时间,让走进沂蒙的每一个人都能深切的感受到沂蒙文化,从而提升沂蒙文化的影响力。

4、利用受众的晕轮心理效应,制造名人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晕轮效应”,认为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又被称为“光环效应”。 沂蒙地区人杰地灵,从古至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在学术、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有出色的代表。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受众的这种心理效应,把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各界杰出代表作为沂蒙地区的“形象大使”,通过“名人”的言行来传播沂蒙文化,“名人”的“粉丝”或追随者们就会透过“名人”的“光环”来认可、接受沂蒙文化,这样不仅能扩大沂蒙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让受众通过地域文化更好的了解“名人”,可谓两全其美。

5、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加强硬实力同时并重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有密切的相关性,任何软实力都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反过来,软实力可以对国家、地区硬实力的提升产生影响。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是否强大,往往主要依据它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等来判断。近年来,临沂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临沂地区民生状况改善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临沂将60%以上的财力用在民生上,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全力向民生倾斜的决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工业发展振兴规划、发展现代服务业,扎实抓好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发展质量和效益有了新的提高。沂蒙地区在党的领导下正大踏步的走在发展的道路上,硬实力得到不断地提升,所以,提升沂蒙文化的软实力,必须和硬实力的建设同时推进,“软”、“硬”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沂蒙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依赖于沂蒙文化的广泛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向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春雨润物无声但却悄然的滋养着万物。因此,我们应该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构建起全方位的文化传播模式,让沂蒙文化的精神特质渗透进生活的日常,让践行沂蒙文化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还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新时期沂蒙文化的新内核,凸显其时代性,让沂蒙文化永不过时。由此,扩大沂蒙地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升沂蒙文化的软实力,让更多的人走进沂蒙地区,感受沂蒙文化,并成为传播沂蒙文化的使者,让文化成为本地发展的强大助推力,打造特色名牌,实现发展飞跃。



参考文献:

1、许如贞,“沂蒙文化的阶段划分和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

2、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

3、孙艺,“沂蒙地区传统民间服饰文化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

4、 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 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会会议论文。

5、孙悦、陈鑫,“从提供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看文化建设”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




上一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下一条:筝悦疏情,体验传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