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充分利用临沂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与特色资源,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8月1日至6日,我校成功举办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赓续红色血脉,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暑期实践研修班,来自全国6个省市、17所职业院校的40余名思政课教师参加活动。

本次研修,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实地参观等形式,让学员们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学校党委副书记姚兴建在开班仪式上致欢迎辞,介绍了临沂职业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及学校思政课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希望学员们能够将本次研修所学所思、所见所闻转化为鲜活教学素材应用到教育教学中。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慧作了题为《沂蒙精神的生发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讲座,与会思政课教师对临沂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专题讲座结束后,学员们在校内参观了培根铸魂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展览馆。重温党的百年辉煌历程,深切感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体悟中华非遗文化的浩博广大和独特魅力,感受一代代艺术家可贵的工匠精神。

8月2日下午,学员们参观了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重温红色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深厚情谊。


河东区党性教育基地教员周学信、陈兆君为学员们带来《红色沃土上的鱼水之歌》生动党课,在一首首沂蒙红歌中讲述沂蒙红色故事。

8月3日,学员们集体前往孟良崮烈士陵园,聆听孟良崮战役惊心动魄的经过和辉煌战果的详细讲解,以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学员们重温沂蒙红嫂感人事迹,观看沉浸式小剧表演,深刻理解“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红嫂精神,深刻领悟军民鱼水情深的沂蒙精神。


8月4日,在九间棚红色教育基地,学员们详细了解九间棚村的发展历程。边听边学、边议边思,深刻领悟“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

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学员们实地感受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民在大青山突围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壮举。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学员们在歌声中追寻红色历史,在历史中感悟沂蒙精神。


8月5日上午,学员们来到齐鲁样板工程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领略传统与科技融合下的现代农业文化,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也感受到了农业与科技、文化、旅游等多领域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8月5日下午,学员们参观了时代楷模赵志全纪念馆,全面了解赵志全同志实业报国,造福社会的感人事迹,感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


通过本次研修,学员们重温了革命历史,深刻领悟了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积累了鲜活的教学素材和生动的教学案例,为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用活红色文化宝贵素材,切实提升“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实效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