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研讨交流 >> 正文

如何理解“第三次分配”的含义和作用

2023年11月29日 14:13 牛思群 点击:[]

“第三次分配”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20世纪90年代由经济学家厉以宁首先提出并作出了解释:在谈到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时,往往把人们向市场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称为第一次分配。政府再将人们从市场中获得的收入,运用税收政策或扶贫政策进行再分配,这是第二次分配。在市场分配和政府分配后,还存在第三次分配,这是一种在道德力量影响下的收入分配。它是指人们完全出于自愿地捐赠和转移收入,比如说对公益事业的捐献,这既不属于市场分配,也不属于政府分配,而是出于道德力量的分配。对第三次分配的具体内涵,虽然国内学者在理解上多少有所差异,但关于第三次分配的核心内容与上述观点均比较接近,即突出强调第三次分配的道德特征。

第三次分配是推动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一种分配新形态,它是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在习惯、道德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与推动下,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服务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公益慈善意识日渐增强,通过发展慈善、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促使第三次分配发挥其应有作用,已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条件,第三次分配从可能逐渐变为现实。


上一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下一条:孙祖战斗——徐向前巧设伏击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