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实践教学 >> 正文

创新高职院校职业指导 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2020年06月29日 15:37 姚振传 点击:[]

一、以入学教育为契机,抓实专业认知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重点之一是专业认知教育。一是引领学生熟悉专业培养方向、课程架构,明晓本专业技术技能学习重点及发展层级;二是指导学生了解专业、行业社会价值及发展前景,提升学习专业的信心、动力;三是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各专业新生树立扎实的专业思想,立志术业专攻刻苦磨练专业本领,争当技能标兵。实践证明,高职学生专业扎实技术过硬,走入职场才有底气,这是一个铁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宣讲行业知名专家的成长故事,邀请毕业生优秀代表回校交流,收看《大国工匠》、《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等专题片,鼓舞激励学生,力争成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汇工匠精神教育。

依据“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专业教师不只是教授专业理论知识,指导高职学生练习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专业、职业的敬畏之心、坚守之志。诚如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所述,人需有业,然后必敬重热爱之,并以此为人生莫大之乐趣。学生对于专业的热爱多受专业教师的影响,技艺精湛、秉持敬业精神的教师必定指引学生钟爱专业、精研技术。每一份实验作业必严谨扎实,每一项技能作品必精雕细琢。工匠精神的培养就在专业学习一点一滴中日积月累,成为专业人自觉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追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曾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其基础在于职业教育提供的雄厚的人才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国家急需各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这恰是高职教育的使命所在。

三、在思政课教学中升华工匠精神教育。

高职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是思政课教学的着力点。工匠精神是敬业精神的典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思想道德修养中“职业道德”为重要内涵。热爱本职工作,秉持敬业精神、乐业态度,这就是家国情怀,也是真真切切的爱国之举。要让学生铭记:爱国不该停留在形式和口头,更应化作勤学苦练的学习行动。结合国史国情教育、挖掘形势与政策案例、搜寻典型人物如行业模范等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昂扬学生学习斗志。促使学生深刻觉醒:技术不兴,国力积弱;技术兴国,人才为要。高职学生唯有精研勤练,方能占领行业技术高地,发展国家各项产业,助力民族复兴、国家强盛。

四、职业指导类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集中呈现。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类课程主要有三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在指导学生制订职业发展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大学生就业指导》则对学生择业就业做具体指导。三门课同属一个课程序列,其核心就是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养成。调查发现,高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追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功利化的特点,单纯考虑个人偏好、追求高薪酬、贪图安闲的求职倾向较为明显。职业指导的难点是指引高职学生自觉将个人职业追求与社会需要、时代进步、国家发展融为一体。由此看来,高职学生的择业就业就不仅是个体的兴趣、性格、及价值观念问题,而是关联着国家振兴的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曾是亿万中华儿女报效国家的时代强音,而今新时代的高职学子也有为国奉献的担当精神。我们应教育学生:无论选择何种职业都必恪尽职守,勤勉奋进,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俗语云:干一行,爱一行。设若我们的高职学生拥有如此的职业情怀,工匠精神的烙印就会刻在心田;设若我们的高职学生学业扎实、技术精湛,学子的成功必将助推中华腾飞的步伐。

五、抓住实习关键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韧性。

真实的生产工作环境与校园生活学习环境相比常有巨大的反差。面对陌生环境及工作强度、工作任务的压力,一些高职学生不甚适应,甚至个别出现抵触情绪、逃岗现象。实习指导教师配合企业方管理指导学生,不仅是靠制度“管住”学生,更重要的是做学生职业发展的领路人、护航者。要走进学生心灵,解决实习生的心理困惑,引领学生走好职业人生的第一步。纵观古今,无论是艺冠天下的鲁班、铁杵磨针的传说,还是LNG运输船船舱焊工、航空发动机涡轮装配技师,各行各业顶尖的匠人,都是百炼成钢的行家里手。工匠精神,首先是对职业的坚守。唯有耐得住寂寞,能吃苦,勤钻研,善拼搏,才能成为行业楷模。

六、搭建竞赛平台,以赛促学促练,培养以技取胜的工匠精神。

每赛必选拔,鼓励重在参与,倡导勇于竞争。激励学生展示技术技能实力,努力超越既往,追求更高更强。精益求精,对技艺的顶峰“高山仰止”,而不停下攀登的脚步。形成技能标兵奖励机制,重奖各级技能大赛获奖师生,培育苦练技能、争优创先的学习氛围。多年实践证明,高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行业技艺竞赛,磨砺技术,彰显自信,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些校园技能英才投身职场,成为行业翘楚。他们回到母校汇报,仍然感叹:正是技能竞赛的苦练比拼,成就其职业道路的匠人追求。

七、建设专业名师工作室,实施名师带动工程。

由校外行业专家和校内“双师型”骨干教师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工作室除授课外,经常性开展技艺展示、观摩创作等交流活动。专业工作室推动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促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是贴近实际的专业“第二课堂”,成为高职校园靓丽的风景线。

八、做好校企深度融合的大文章,使高职学生深切体验工匠精神。校企合作的探索,诸多高职院校都有尝试。据调查,多数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停留在浅层和表面,一些院校仅是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参观,推荐部分毕业生去某企业实习或就业而已。职业教育强调“面向市场,以技取胜”,以职业素质养成为重点,以成功就业为导向。

高职教育教学需俯下身来,聆听来自企业行业的声音。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科架构、课程设置等的的设计融入企业专家的建议,促使专业建设紧跟行业发展的需要。譬如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旅行社方向)的课程计划修订,根据旅游企业专家建议,减少旅游经济学等理论课程的内容,增加旅游线路设计、双语导游、散客个性化旅游服务等课程章节,有利学生技能养成,符合当今旅游业态的新形势。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做实习指导教师、技能竞赛评委,将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引进校内实习车间、专业实训室。高起点严要求,将工匠精神融进学生技能训练诸环节。派遣师生至知名企业一线顶岗实习,重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磨练卓越一流的技艺。企业精神的精华就是工匠精神,工匠源自民间,工匠精神盛行于万千企业。高职大学生自校园课堂树立职业理想,迈入职场勤勉躬行,终将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弘扬者,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技术兴国的重任,创新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大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引导学生以德立人,以技立身,将是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上一条:《榜样》观后感:立足于当下脚踏实地

关闭